Wednesday, April 15, 2009

The Cure 《解葯》/《真情世界》

好的電影是不被時代所淘汰的...
好的電影是不被觀衆所遺忘的...
至少我不會把他遺忘...


1995年電影,陳舊的色質並不會影響這部電影對我的衝擊。
主題普遍、訊息鮮明:這絕對不是一部難懂的電影。
電影的主角不再是大人,主題不再是愛情:這是一部講述兩個小男生友情的故事。

Dexter在一次輸血過程中感染了艾滋病,並搬遷到單親家庭Eric的隔壁居住。Eric就此被嘲笑擁有一位同性戀的鄰居。
Eric母親忙於工作,並不善於教育和與兒子溝通。兩人關係並不融洽。牽連Eric性格孤僻,和同學相處不愉快。
Eric責怪Dexter使他被嘲笑。
兩人在後院隔著高牆對談的時候,Eric得知Dexter感染艾滋的由來,兩人成爲朋友。
Eric市場帶著Dexter嘗試一些他沒嘗試過的活動。由於Eric母親不允許兩人交往,他便瞞著母親,天天和Dexter玩耍。兩人因此成爲好朋友。
Eric也和Dexter母親相處愉快,Dexter母親將他視如己出,Eric因此嘗到家庭和母性的關愛。
真當三人愁苦與Dexter時日無多,Eric決定協助Dexter尋找解葯。
兩人將糖果混搭食用,採集各種植物煮葯並作記錄...等等。
直到一天兩人發現報導新奧爾良有一位醫生尋獲解葯時,兩人便在Dexter母親反對下,南下尋求解葯。
空歡喜一場,Dexter最終病逝。但Eric卻給了他最開心的一個夏天...最值得紀念的一生。


飾演Dexter的Joseph Mazzello和飾演Eric的Brad Renfro表現可圈可點。一個是艾滋病患每天為病所愁的苦,一個是問題家庭叛逆少年不滿生活的苦,兩人卻相遇、相知、相擁,編制出獲得友情關愛的喜悅。一個是被母親和哥哥關照的艾滋病患,一個是獲得知己並得以對其呵護的邊緣少年。
可惜Brad Renfro于2008年1月死于服毒過量。憑藉這部電影和前後幾部電影獲獎,卻始終保不住毒品對這位青年的傷害。

Saturday, March 28, 2009

The Reader《生死朗讀》

憑藉奧斯卡獎最佳女主角的名氣,《生死朗讀》頗受歡迎。
但在獎項背後,我們絕對不能忽略這部電影的“更勝一籌”。

又名《為愛朗讀》,一開始我只是被題目吸引。後來一看下去就欲罷不能。
作爲文藝電影,《生死朗讀》其實並不冗長。每劇每幕絲絲入扣,一針見血。導演鋪陳頗花心思,以倒敍和插敘交待並渲染了事件對主角的影響。

電影講述一位十五嵗少年和一位中年女士在德國展開的一段忘年之戀。兩人不顧年級的樊籬,相愛並發生性關係。男孩因此成長,變得開朗,有自信。中年女士也時常讓男孩閲讀書本給她。
直到兩人發生爭執,女士離去,男孩因此必須獨自會去面對那家庭。

上了大學,修讀法律的男孩面對真實個案的實習時,再次巧遇女士。這囘,她是被告:作爲納粹黨員,並需面對社會的譴責。
出席多次聆訊,男孩每次都抱著掙扎的情緒面對聆訊過程。
最終,女士被同黨誣衊,指她作爲領袖,代替團隊寫下報告書。事實上,她根本不懂得閲讀寫字。
男孩最終識破,但深知女士維護尊嚴,不願告知其為文盲的真相,因此認罪。
男孩因一時躊躇,令女士被判終生監禁。
在獄中,男孩常閲讀並錄下,寄給女士。女士因此得以學習閲讀寫字。
20年后,女士因行爲良好獲得假釋。但儅被告知男孩已有家庭,黯然神傷,在獄中上吊自盡。因此構成男孩的終生遺憾。

Kate Winslet 憑藉飾演中年女士獲獎無數。作爲一位和15嵗少年相愛的文盲納粹分子,她詮釋了作爲忘年戀年長者内心的不安,文盲者的羞愧,納粹分子的無奈。能夠把内心情感劃於五官,作爲影后,她當之無愧。

p/s:在奧斯卡獎頒獎典禮上,她的得獎感言非常振奮人心。8嵗時的她早已經埋下的奧斯卡獎的夢想,更是時常練習,深信自己也有這麽一天。當晚,她不再拿洗髮精的瓶子,而是真正的小金人。夢想成真,全賴她對夢想的堅持、執著,和努力不懈。

Thursday, November 20, 2008

Mamma Mia!

20嵗以下的你有聼過ABBA這個組合嗎?
30嵗以上的你還記得ABBA這個組合嗎?
"Dancing Queen"... "Honey Honey"... "Mamma Mia"... "Money, Money, Money"... "I have a dream"... "Winner takes it all"...
對於這些歌,你都耳熟能詳吧?
想起了嗎?
想起了嗎...


70年代風靡全世界(一點也不誇張),日後影響成千上萬青年、並掀起另一股音樂風格的瑞典組合。
筆者覺得年輕一代的青少年未必認識這個組合,所以稍作介紹。ABBA組合名稱取自團員名字的Initial(頭文字), Anni- Frid Lyngstad, Benny Andersson, Bjorn Ulvaeus 和 Agnetha Faltskog。
我在想,我父親那年齡層的人應該會很喜歡這部音樂電影(Musical Film)吧... 畢竟,ABBA風靡時,也正是他們年少輕狂時。
70年代到90年代前半葉,無論是舞廳、派對還是電臺,甚至電影電視劇裏,都是ABBA的歌曲。他們的歌曲,他們的聲音,早已經深入民心。
雖然我不是那個年代的,但對於他們那種Soft Rock的曲風是情有獨鈡的。我想,如果我是那個年代的,聼他們的歌,看這部電影,應該更有味道。

《Mamma Mia!》這部音樂電影(Musical Film)是電影版的《Mamma Mia!》音樂劇(Musical Theater)。
《Mamma Mia!》音樂劇由英國作家Catherine Johnson作于1999年,爲了紀念ABBA而使用他們活躍時期所創作的歌曲編成的純Jukebox Musical(使用已經存在的歌曲爲主的音樂劇)。爲了配合影片,ABBA的創作才子Benny Andersson和Bjorn Ulvaeus也參與這部音樂劇和電影的製作,並加入新的歌曲。
筆者無緣觀賞音樂劇,只好看改編成的音樂電影。


筆者一直未能介紹音樂劇和歌劇這種舞臺表演藝術。這次,借這部電影的觀後感和淺評,為讀者介紹一下這種呈現形式。

音樂劇和音樂電影
普遍認爲音樂劇源于歌劇,風靡于英美兩地。歌劇原產地意大利、德國等歐洲國家還是流行歌劇居多。音樂劇黃金時期為20世紀中葉,在美國大街(Broadway)就有上千傢大小音樂廳(Musical Theater),而英國最有名音樂劇製作就是West End。(讀者可以調查一下Broadway和West End的歷史,這裡不詳解,以免喧賓奪主,本末倒置。)
到了電影發達的時代,人們認爲音樂劇由於為舞臺製作,限制較爲多。如果能利用電影製作剪輯、布景的優勢,將更能表達劇本内容。(實際上未必,音樂劇的另一著重點其實是演員的演唱功力。)
於是乎,20世紀開始出現音樂劇電影(Musical Film)。
一般上,音樂劇(Musical Theater)可以是原創,也可以是改編自其它小説或故事。而音樂電影(Musical Film)一般屬於音樂劇的電影版。例如《Phantom of the Opera》、《Chicago》、《West Side Story》、《Rent》等等。

後來,人們意識到音樂性強的這種表演形式藝術成就高,深受喜愛,於是開始出現原創的音樂電影,像是最有名的《High School Musical》。
總結一句,這種表演形式一句先後次序和原創程度,有:
1. 先出現原創Musical Theater(故事取自其他劇本、小説等),后有Musical Film,像《Phantom of the Opera》

2. 先出現電影,后有Musical Theater,像《Legally Blonde》
3. 先出現Musical Film,后有Musical Theater,像《The Beauty and the Beast》(Disney的Animation深受Musical Theater的風格影響,後來擴展到其他動畫,令其他動畫著重配樂。)
4. 原創Musical Film,例如《High School Musical》、《Moulin Rouge》

爲什麽介紹這些?其實,音樂劇與歌劇的元素早已經融入我們的生活裏了,只是我們並不察覺他們的出處。筆者再此希望大家能以欣賞音樂劇的心態來欣賞這一類電影、舞臺製作。
之所以會有Musical這種表現手法,其實深受歌劇(Opera)的影響。而這類製作的歌唱、音樂和舞蹈並不是沒有意義的。

一般上,歌詞既為詞本(Libretto),相當於戲劇的臺詞。欣賞這類製作時,“歌詞既臺詞”這個觀念非常重要。

再來,如果只用對白(Dialogue)或旁白(Narrator)來交待劇情過於枯燥。能用歌唱的形式呈現,大大加強渲染力和豐富性。

第三,音樂劇的配樂都必須配合整體氛圍或情緒。也就是說,歌唱或音樂部分能交待劇中角色的心情、情緒、態度、想法、性格等...並非純粹爲了唱而唱。(當然有些九流的製作在這方面較爲不足。)

第四,歌唱、音樂和舞蹈能夠較爲簡短、豐富地當作時間和空間的剪輯和過渡。有時候,誇張的舞蹈配合場景的跳脫其實是在作時空的剪輯,象徵時間的流逝。像《Singing in the Rain》裏的“Good morning”歌曲和舞蹈其實在表達角色們開心地交談一直到早上——短短3分鐘的歌舞場面交待了整個淩晨他們的心理和外在活動。

在了解這些之後,抱著另一種心情欣賞音樂劇、音樂電影和歌劇,應該會有不一樣的體會吧?

Mamma Mia!
卡士(Cast)
主角Sophie由Amanda Seyfried演出。 年輕的Amanda長相清新亮麗、肢體活力俏皮,非常適合。而嗓音清亮,演唱功力也毫不遜色。


Sophie母親,另一位主角由Meryl Streep詮釋。擅長演冷酷角色的Meryl Streep這次要飾演俏皮媽媽會是怎樣的?結果她並沒讓我失望。作爲奧斯卡獎史上獲提名最多的演員(14次,並2度獲獎。另外,在金球獎獲提名21次,為第二多(最多22次提名,老戯骨Jack Nicholson),獲獎6次,為最多。),她演活了這個角色,把Donna的心理狀態和性格展露無疑。值得一提,她小時候接受過Classical Vocal Training...歌唱部分讓人驚訝。
男主角Sam Carmichael由上一代007,愛爾蘭演員Pierce Brosnan飾演。不再是風流倜儻的007探員,這次他必須飾演一位用情專一的離婚男子。他的演技毋庸置疑(但其實表情無法將角色的神態詮釋完全),歌唱功力...非常有待加強。但作爲第一次嘗試,我想我們應該給予更多鼓勵。

其他演員像是飾演Donna姐妹淘Tanya和Rosie的Christine Baranski(《Chicago》裏的Mary Sunshine)和《Harry Potter》裏的Molly Weasley,英國演員Julie Walters非常盡責。三位年近60的老演員常常跳跳,每一個高難度動作都親力親為,真的不能不向他們致敬。

男演員方面,英國的Colin Firth和瑞典演員Stellan Skarsgard雖然戯份不多,但相當盡責。
音樂劇出身的新進演員Dominic Cooper飾演Sophie未婚夫Sky,唯一值得一提的是他那濃厚的英國腔和歌唱功力讓人難忘,聲音也適合音樂劇的演出。

拍攝(Filming)
電影主要在希臘的小島Skopelos拍攝。除了劇情、歌唱和音樂、舞蹈、演繹、卡士之外,你也大可觀賞到希臘風情和希臘的誘人之處。
另外,這部電影的拍攝手法也仿造希臘喜歌劇的形式,合唱團由路人、客串演員擔當,配合並加強整個喜氣的氛圍。作爲一部浪漫主義的音樂電影,這種手法是可以接受和理解的。

影評(Review)
一開始,電影就以"I Have a Dream"作爲序曲開場,告訴觀衆這是一部有關夢想和實現的故事,強烈表現出浪漫主義的色彩,並以熟悉的背景音樂“Gimme! Gimme! Gimme!”前奏快速交待故事從Sophie寄出信之後到婚禮舉行前一天的時空。前奏除了以快板節拍展現三位受到信的准父親緊張興奮的心情,也交代了這音樂劇以ABBA歌曲爲主的形式和主題。

Sophie即將舉行婚禮,與Sky共擕連理。在碼頭,她迎接她的好姐妹,伴娘Ali和Lisa;並告訴她們她有一個秘密——她邀請了三位男子,其中一位是她的父親。她無法告訴其他人因爲期他人無法理解她的做法。

一直以來,Sophie都想知道自己的親生父親是誰,但是母親Donna一直不肯透露,因爲這位男人起他們而去。Donna獨立撐起旅店,撫養Sophie。
但Sophie覺得自己並不完整,(“There's a missing piece on me! When I found out my dad, everything will fall on place...”)她閲讀了母親懷她那一年的日子,發現三位男子Sam, Harry, Bill可能是她的父親,便以母親的名義寫信邀請他們三人出席婚禮。他們答應了,並在碼頭相遇,結伴前往小島。Sophie認爲她一看到那三人她就會認得哪一位是她的父親,一併邀請三人。

Sophie的"Honey Honey"不但是以她母親在日記裏的口吻唱出“Honey honey, how you thrill me, ah-hah! Honey honey, nearly kill me, ah-hah!” 更是以自己期地知道自己父親身份唱出“I'd heard about him before, I wanted to know somemore.” 筆者認爲一曲雙關,簡潔地交待了Sophie的心情和Donna在日記裏興奮情緒。

母親Donna接待自己以前的歌唱姐妹Tanya結果無數次婚的富婆和不結婚的作家Rosie。三人相聚的歌舞設計表現出三人活潑外方的性格以及好友久別重逢的興奮。
Donna並沒結婚,生下Sophie獨立撐起旅店,生活拮据。"Money, Money, Money"的歌詞正好唱出她的心聲——

“I work all night, I work all day, to pay the bills I have to pay
Ain't it sad
And still there never seems to be a single penny left for me
That's too bad
In my dreams I have a plan
If I got me a wealthy man
I wouldn't have to work at all, I'd fool around and have a ball

Money, money, money
Must be funny
In the rich man's world”
雖然朋友願意伸出援手,但Donna拒絕接受,展現她作爲單親母親的強韌。

三為准父親來到小島,Sophie錯了,她認不出誰是她的父親。她無法讓母親知道他們三人來到小島,帶領他們前往工具室居住。

Donna最終還是發現他們了,興奮唱出"Mamma Mia"——
“I've been cheated by you since I dont know when
So I made up my mind, it must come to an end
Look at me now, will I ever learn?
I dont know how but I suddenly lose control
Theres a fire within my soul
Just one look and I can hear a bell ring
One more look and I forget everything, o-o-o-oh

Mamma mia, here I go again
My my, how can I resist you?
Mamma mia, does it show again?
My my, just how much Ive missed you
Yes, Ive been brokenhearted
Blue since the day we parted
Why, why did I ever let you go?
Mamma mia, now I really know,
My my, I could never let you go.

Ive been angry and sad about the things that you do
I cant count all the times that Ive told you were through
And when you go, when you slam the door
I think you know that you wont be away too long
You know that Im not that strong.
Just one look and I can hear a bell ring
One more look and I forget everything, o-o-o-oh”

這首歌正好契合Donna受了傷害,卻無法忘懷,依然深愛這三位男人的矛盾心理。悲、喜、怒、驚四种情緒的交雜,和這首歌旋律和歌詞相得益彰,相輔相成。配合Donna的肢體舞蹈,掙扎、奔放、苦澀...愛情什麽時候不是讓人有這種心情呢?

她趕走了三人,認爲他們會破壞女兒的婚禮,並傷心地哭泣。Tanya和Rosie以“Chiquitita”一曲撫慰Donna,並以“Dancing Queen”逗她開心。昔日的派對歌唱女王Donna and the Dynamos怎麽可以失去昔日的開心和享樂人間呢?三人常常跳跳,一點都不像60嵗的婦女。

另外一邊,Sophie和三位可能的父親共處,“Our Last Summer”這首抒情的歌正交待了他們和Donna的過去,也讓女兒更了解這三個男人。
但這三人各有優點、迷人,和Sophie相處愉快,她根本感覺不到哪一位是她的父親。

Sophie和Sky的“Lay All Your Love on Me”作爲他倆熱戀相愛的佐證劇情。Sky終在兄弟團的擄拐下出席單身派對。

女生的單生派對方面,Donna and the Dynamos付出,演唱“Super Trouper”娛眾。

三人在單生派對上都終察覺到自己是Sophie父親,答應婚禮上將她交給新郎。Sophie面對三位父親的同時出現,不知所措。

隔天,Sophie和母親起了小衝突。Donna以爲女兒不想結婚。Sophie責怪Donna認爲她沒結過婚,不希望自己女兒出嫁,不了解這種愛的感覺。其實是Sophie把情況弄得複雜,早已心有不安和悔意,心情煩躁。

Donna難過。這時,Sam向Donna表達愛意,唱出“S.O.S.”——
I'd like to dedicate this song to mother earth
Where are those happy days, they seem so hard to find
I try to reach for you but you have closed your mind
What ever happened to our love? I wish I understood
It used to feel so nice, it used to be so good
So when you're near me, darling can't you hear me S.O.S.
The love you gave me, nothing else can save me S.O.S.
When you're gone, how can I even try to go on?
When you're gone, well I try, how can I carry on?

You seem so far away but you are standing nearer
You make me feel alive but something died I fear
I really tried to make it out I wish I understood
What happened to our love, it used to be so good
So when you're near me, darling can't you hear me S.O.S.
The love you gave me, nothing else can save me S.O.S.
When you're gone, how can I even try to go on?
When you're gone, ooh I try, how can I carry on?
這首歌作爲兩人的對唱曲目,不但是Sam的訴求,也是Donna的囘据和怪責。


另外Tanya和年輕追求者,黑人酒保的調侃對唱“Does Your Mother Know”展現了故事的主題——青春與活力。原來老與少的界線本來就是模糊的,是“心”,讓我們,讓我們再看其他人的時候“老了”。
整篇音樂電影無論是在顔色、燈光、舞蹈和音樂方面都是以較爲陽光正面、光纖亮麗、鮮艷奪目爲主,配合希臘風景作爲背景,導演和編劇似乎在告訴我們,要永遠保持一顆年輕的心,永遠活力四射,周圍就會變得美麗。

Sophie和未婚夫起爭執。Sky原本希望婚禮從簡,兩人能享受旅行。Sophie卻希望有一個完美的白色婚禮。爲這,Sky放棄自己的希望,放棄尋找自己,成全Sophie,卻覺得這是Sophie尋父計劃,感覺被利用,失望地責怪Sophie並沒事先和他討論。Sophie則認爲她必須這樣來尋找自己。Sky認爲這不是尋找自己,反而會讓自己迷失。“That doesn't come from finding your father, that comes from finding yourself.”

Donna在為女兒梳妝準備出嫁時,唱出的“Slipping Through My Fingers”我想是每一位母親的心聲。筆者認爲這一幕是全劇最爲感人的一幕。

Schoolbag in hand, she leaves home in the early morning
Waving goodbye with an absent-minded smile
I watch her go with a surge of that well-known sadness
And I have to sit down for a while
The feeling that I'm losing her forever
And without really entering her world
I'm glad whenever I can share her laughter
That funny little girl

Slipping through my fingers all the time
I try to capture every minute
The feeling in it
Slipping through my fingers all the time
Do I really see what's in her mind
Each time I think I'm close to knowing
She keeps on growing
Slipping through my fingers all the time

Sleep in our eyes, her and me at the breakfast table
Barely awake, I let precious time go by
Then when she's gone there's that odd melancholy feeling
And a sense of guilt I can't deny
What happened to the wonderful adventures
The places I had planned for us to go
(Slipping through my fingers all the time)
Well, some of that we did but most we didn't
And why I just don't know

Slipping through my fingers all the time
I try to capture every minute
The feeling in it
Slipping through my fingers all the time
Do I really see what's in her mind
Each time I think I'm close to knowing
She keeps on growing
Slipping through my fingers all the time

Sometimes I wish that I could freeze the picture
And save it from the funny tricks of time
Slipping through my fingers

Slipping through my fingers all the time

Schoolbag in hand she leaves home in the early morning
Waving goodbye with an absent-minded smile
時光荏苒,女大出嫁時作爲母親的不捨,夾雜開心的矛盾,我想,所有懷胎十月,哺育多年的母親都能感同身受。小時書包在手,分秒從指間溜走,孩子一天天長大,含辛茹苦毫無怨言,青春耗在工作家務上...當時間在他們的臉上無情地留下痕跡,除了内心的安慰,他們還得到什麽?

前往教堂,Donna和Sam在山腳下對談,Sam一直希望Donna能承認Sam為Sophie父親。Donna說她將把Sophie交給新郎,不願承認她對Sam的感情,並唱出“The Winner Takes It All”,表達失去Sam時的錐心之痛。她早已心死,不想再捲入感情世界。
I don't wanna talk
About the things we've gone through
Though its hurting me
Now its history
Ive played all my cards
And thats what you've done too
Nothing more to say
No more ace to play

The winner takes it all
The loser standing small
Beside the victory
Thats her destiny

I was in your arms
Thinking I belonged there
I figured it made sense
Building me a fence
Building me a home
Thinking Id be strong there
But I was a fool
Playing by the rules

The gods may throw a dice
Their minds as cold as ice
And someone way down here
Loses someone dear
The winner takes it all
The loser has to fall
Its simple and its plain
Why should I complain.

But tell me does she kiss
Like I used to kiss you?
Does it feel the same
When she calls your name?
Somewhere deep inside
You must know I miss you
But what can I say
Rules must be obeyed

The judges will decide
The likes of me abide
Spectators of the show
Always staying low
The game is on again
A lover or a friend
A big thing or a small
The winner takes it all

I don't wanna talk
If it makes you feel sad
And I understand
You've come to shake my hand
I apologize
If it makes you feel bad
Seeing me so tense
No self-confidence
But you see
The winner takes it all
The winner takes it all
這一幕也極爲感人,Meryl Streep演繹出Donna於心不忍,卻不得不拒絕Sam,因爲她心死絕望並悲憤的心情。

後來在婚禮上,Donna依舊承認了三位父親,但不曉得哪一位才是親生父親,並要求Sophie原諒。而Sophie也不在乎誰是父親了。他們取消婚禮,打算旅行尋找生活意義,和Sky相擁相吻。Sam在這時向Donna求婚,並坦誠他早已離婚,因爲他愛了Donna二十一年。在衆人擁簇下(“I Do, I Do, I Do, I Do, I Do”),Donna和Sam宣佈結婚。

最後Sam唱的“When All is Said and Done”和Rosie的“Take a Chance on Me”把全劇領入尾聲。在所有人都表達心中愛意的時候,地上的裂縫爆出泉水,那是愛的女神阿弗蘿黛逖(Aphrodite)的泉水。
希臘,愛的小島...愛的泉水...
泉水灑落在每個人的身上,愛的甘露滋潤了這世界...就在幸福洋溢的氤氳氣氛裏——
劇終。

後記:如果我是生於那年代,想必觀賞之時將更有味道、更有感覺。誰沒年輕過?現在一臉嚴肅的父母,原來他們也曾經瘋狂。這部電影正好讓他們回到了他們年輕時候的歲月。ABBA、歌舞、喇叭褲、墨鏡、絢麗的霓虹燈...我想,他們在照顧我們的二三十年裏,就失去了這一些吧...
這部電影,獻給ABBA、獻給愛、獻給那個年代的人們、獻給我們的父母。

Monday, August 25, 2008

The Crash

自從有了PPS之後,就一直用他來看過氣的電影。
用他發覺了不少好電影...
其中一部
我會說是我看過這麽多電影裏面最爲精彩的一
部...
雖然是2005年的老電影
得獎無數...
傢儀建議我去看過...但一直無緣相會
得獎,是實至名歸...
“The Crash”
我會把她譯為“碰”
...

你怎麽了解Crash這個字?
中性詞?貶義詞?褒義詞?

可以指“碰撞”、“人際之間的摩擦”
或是“撞毀”...
或是“闖入”
這裡是貶義詞...

也可以指“巧遇”... You crash into someone
這裡是中性詞...

這世上,誰沒有摩擦踫撞呢?
這世上,誰不是彼此生活的過客,
擅自闖入,擅自離去...
“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來...”
我們從來都不曾珍惜生命裏來的人...不去在乎他們的到來...
離開的刹那也許黯然神傷...
幾年后,又有誰還記得呢...

生命裏的每個人、每件事都是巧遇...
也許是上天安排好的...
也許是隨機遇上的...

The Crash,取雙關意,
一來説明種族與社會之間的摩擦,
一來間接揭露生命中的“巧合”和“巧遇”...
導演Paul Haggis用切割手法,將十多個角色切割,看似沒什麽關係,
最後用一根綫將每個小故事串連起來,
原來,早有安排...原來,事出必有因...

請來知名演員,
Brendan Fraser,《The Mummy系列》男主角
Sandra Bullock,美籍德裔得獎女演員
Matt Dillon,得獎美籍男演員 (You, Me and Dupree裏的Carl)
Terrence Howard,美籍非裔混血男演員
卡司壯大,但是並不會像一般好萊塢電影一樣,
The Crash無論是在畫面、拍攝手法、主題、演員演技,都有得獎的理由...


一對黑人年輕人走在大街,一直抱怨
Anthony和Peter一直認爲白人相當歧視黑人
Anthony看到一對白人夫婦走來,認定他們懼怕他們倆,只因爲他們是黑人。
於是搶奪他們的汽車。
Anthony矢言自己這一輩子都不會搶劫黑人,
結果卻搶劫了一位黑人導演...

Peter是邊緣青年,到處流浪
命運卻作弄他,在一次乘搭順風車的時候被一位儅警察的白人司機誤會具威脅性,
被開槍打死

Rick被兩位黑人搶劫了汽車之後,回家把鎖頭換了
換鎖匠是黑人,妻子Jean要求他明早再換多一次
Rick認爲妻子太杞人憂天
Jean卻堅持認爲就是因爲自己不夠警覺敏感,明知有事情會發生,還不堤防那兩位迎面走來的黑人。
換鎖匠聽到了他們的對話,留下鎖匙氣憤地走了。

警員John的父親疑患前列腺癌,院方診斷為尿道炎。久葯不愈,病情惡化。愛父心切的John要求到其它醫院就醫,需要該院的配合。該院黑人行政長官不願配合,兩人衝突。John認爲父親拼搏一生為黑人爭取地位和財富,卻換來他們不公平的待遇。在一次巡邏中,他搜查一對黑人夫婦,認爲他們在車上口交為危險駕駛的行爲。黑人丈夫位導演,兩人剛從頒獎宴會返傢。他的同伴認爲他是因爲歧視黑人所以才會檢舉他們。檢舉行動中,他檢查了黑人妻子的下體和私處,認爲她有可能把俱威脅性的武器藏在那裏。黑人丈夫爲了息事寧人,不語,道歉。夫妻起爭執。

黑人導演Cameron在一次拍攝的過程中發現社會對黑人的社會意識規範,極爲氣憤。在公園被兩位黑人劫奪汽車,憤怒還擊。搶奪不過。在和警方的對峙中,白人警員Tommy出面調停。

警員Tommy因不滿排檔John種族歧視而要求更換排檔。上司Dixon認爲在具有種族歧視的支部,那並不是一個好理由,於是編造荒謬藉口,讓Tommy獨自巡邏。Tommy最後因誤解,錯手打死了搭上他的順風車的黑人青年,棄尸大道。

警探Graham遇上棘手的案子,最後選擇為黑人掩飾真相。爲了滿足白人檢舉官,讓市民認爲該市並無歧視黑人,塑造了黑人英雄而非貪官。Graham的弟弟位年輕慣犯,卻被搶打死,丟棄在大道旁。

伊朗裔的Farhad擔心自身安全,慾購一把槍,女兒Dorri陪同。Farhad被白人店主歧視,因爲父女倆在他面前用伊朗話交談,只因Farhad英文能力有限。Dorri最後為父親選擇了空子彈。
Farhad請換鎖匠Daniel換鎖。Daniel告知鎖已更換,但門有問題。Farhad不解,責駡Daniel。Daniel息事寧人,寧可吃虧走掉。Farhad的店被人誤為阿拉伯人的店,被破壞殆盡。保險公司因Farhad不修理坏了的門而以“自身過失損失”,不理賠。Farhad找上Daniel門,慾朝他開槍。Daniel女兒Lara爲父擋下子彈,索性為空彈,Farhad誤殺未遂。

Christine嫁給黑人導演,卻在一次被白人警員以職務之名非禮之後和丈夫起衝突。一天憤怒的時候發生車禍,被該名非禮他的警員奮身相救。



這裡簡述過於簡單。一些詳節,還是觀看原片爲宜。
片中揭露了美國這個大洪爐裏白人與黑人,西方人與東方人之間的衝突與矛盾。
一方面説明這種衝突源于黑人自我矮化,一方面來自白人的不諒解與保守社會觀念。
劇情雖各有描述,簡單易懂;之間關係卻錯綜複雜,主題深刻。

我很喜歡的電影,《The Crash》
看了一次就迫不及待寫下Review...不詳盡或有誤之處,還望見諒。

Sunday, July 20, 2008

歌剧:卡門 Carmen

看了法語歌劇卡門的DVD,那是1988年卡雷拉斯Jose Carreras和巴爾沙Agnes Baltsa在美國聯都歌劇院Metropolitan Opera House的現場錄影,由列文James Levine指揮。
這場歌劇,由Agnes Baltsa飾演Carmen,Jose Carreras飾演Don José,Leona Mitchell飾演Micaëla, Samuel Ramey飾演Escamillo。
舞臺設計以寫實爲主,佈置出了西班牙的風貌。站崗的士兵、忙碌的街市、頑皮的孩童、高貴的婦女、襤褸的貧民、威武的鬥牛士、野蠻的吉普賽人...

第一幕
序幕掀開前,響起熟悉的序曲,那是《斗牛士進行曲》和《鬥牛之歌》Toreador Song。先是開心熱鬧的《鬥牛之歌》,之後卻響起悲慘的序曲...
這是一部關於命運主宰的悲劇...

畫面是忙碌的西班牙街市。士兵在站崗,婦女在散步,小孩在嬉戲。
Micaëla前來尋找未婚夫Don José。她是那麽動人美麗的,讓士兵瞧見都不禁上前搭訕。
Don José不在,那位大好前途的盡職士兵還沒輪崗。他俊朗,寡言,忠心。
Carmen和煙厰的女工出來了。大家都覬覦Carmen的美色,他卻只對Don José傾心。響起的是《L'amour est un oiseau rebelle》(《愛情像只小鳥》),唱出了Carmen放蕩,對愛情無拘無束的一面。雖然她說她對Don José傾心,有誰可以證明她的忠誠度呢...
雖然說Don José忠心不二,卻也無法抵擋Carmen的誘惑...手中握著Carmen丟給他的花。不自覺地,他中了Carmen的魔咒。
慶幸的是,Micaëla的出現喚囘了這位青年。

Carmen和女工們打架,Don José奉命把她帶到監牢裏...
“如果你把我放了,我會一輩子都愛你。”
“爲什麽你會認爲我會放了你?”
“因爲,你愛我。”
“胡説!”
“要不然,爲什麽你還收留著我給你的花?”
“我...”
“如果我把你放了,你會遵守諾言嗎?”
她把他推倒,逃了...留下他被懲罰...

Carmen是殘酷的,放蕩的...
Don José因爲她被囚禁、通緝...

Don José是深情的,忠心的...
爲了Carmen他觸犯法律...

當Carmen愛上Escamillo,一切都結束了...
無論Don José多麽苦苦哀求,Carmen也不爲所動...
請容我借Jonas Kauffman的版本來介紹Final Scene:

爲了愛,爲了真愛,
是否一個人就可以什麽都做得出來呢?


觀后:
個人比較喜歡Jonas的版本。Carreras的版本還稍嫌感情不足。希望有機會一睹現場《Carmen》的風采!

附錄:
《卡門》原著Prosper Mérimée,法國作家。之後經法國Composer Georges Bizet寫成歌劇,詞本Libretto則由Ludovic Halévy 和 Henri Meilhac合撰。
首演時由法國次女高音Célestine Marié和男高音Paul Lhérie、男中音Jacques-Joseph-André Bouhy和女高音Mlle. Chapay擔任主角。首演並不很成功,但近代之後在美國卻造成一股《卡門熱》。

Thursday, January 31, 2008

Sweeney Todd: The Demon Barber of Fleet Street

昨夜同学会之后去看了,对我来说,一点都不后悔。
由Tim Burton和Johnny Depp联手合作的音乐剧电影(Musical Film),也许是我喜欢音乐剧(Musical)和歌剧(Opera),总觉得这种表现手法除了别有韵味,还能将要说的话、要表达的情感,更深一层透出。
之前很喜欢《Moulin Rouge》和《Dreamgirls》这两部Musical Film,之后对《Les Miserables》这部Musical也爱不释手。看了《Sweeney Todd》,让我更爱Musical和Opera了。


Tim Burton之所以选择改拍这部,是因为觉得原版的Musical少了血腥味儿。而且,他擅长的Gothic布景,也能将这部Musical的故事主题强化。
先说说这部Musical Film背景:
Sweeney Todd的故事并不完全是虚构的,传说19世纪时确有其人其事,但无从考究。据说他的故事也启发了开膛手杰克(Jack the Ripper)。
1979年,Steven Sondheim将Hugh Wheeler的同名小说改编为Musical并获得Tony Award。
之后曾有不少版本的音乐剧、电影等上映。
Patti LuPone于2005年将这部音乐剧重新搬上舞台,让这部Musical复活。

这 是发生在19世纪的悲剧。欧洲在工业革命后虽然说解决了许多社会问题,但也同时制造了更多社会问题。最为严重的,就是贫富不均。孔子说:国不患贫而患不 均。革命够所崛起的资本家,其实就是从剥削劳工身上累计财富的。除此,权贵更是藐视人权,鱼肉百姓。Tim Burton的Gothic布景让这部电影里的伦敦London一开始就和人们理想中的“雾都”有所不同,一切是那么灰暗、龌龊并污秽。原来,光鲜外表 下,大家都忘记贫民的生活竟是那么困苦无助的。
影片一开始就透过Anthony和Sweeney Todd唱出的 "No place like London" 的强烈对比反映了这个主题。接下来Mrs.Lovett的 "The worst pies in London" 更强化主题:百姓穷得连买肉的钱都没有;革命后带来物价上涨,竟然让百姓连谋生的能力都没有。只要有肉,哪怕是猫肉,也吃得津津有味。
好日子对贫民而言,仿佛只有在死亡之后才能得到。Tobias作为小童,却只能被Pirelli欺压。磨刀时刀片刮在Tobias手上,痛的却是贫民们的希望。
"Epiphany" 里也唱道: Because the lives of the wicked should be made brief. For the rest of us death will be a relief. We all deserve to die, even you mrs Lovett, even i.
Sweeney Todd和Mrs Lovett的 "My friends" 和 "The Ballad of Sweeney Todd" 表现了被权贵欺压的百姓爆发出来的本性——复仇,也是故事的另一个主题,扭曲了的人性。
面对权贵时,似乎已经没有了“崇拜”这一回事儿,“嫉妒”、“不满”和“愤怒”更甚于“恐惧”。 "A little priest" 是对他们的一种讽刺和一种宣泄。人性在贫富不均的情况下,在已经扭曲到面目可憎,让人毛骨悚然。
复仇的情绪已经遮蔽了Sweeney的双眼,纵使Mrs Lovett对他表现的爱,也无法软化他的心。甚至最后,他也忘了妻子的样子,导致悲剧的发生。Sweeney只记得复仇的使命,漠视Mrs. Lovett,对她一眼不看。
弗兰西斯·培根说的:人若一心只想复仇,就会使本当消退的伤痛难以愈合。原本可以享受天伦,与Mrs. Lovett重组家园,却因复仇之心,让Sweeney终日郁郁寡欢,不得善终。
"Pretty Women" 那么曼妙的情歌,在复仇的情绪下,也显得那么触目惊心。


原本善良,唱着 "Not while I'm around" 的Tobias,最终是手刃Sweeney呢?还是也遗失了赤子的本性?
最后一幕,夫妻在血堆中离世,终是一种美,一种缺憾美。

演员方面,Johnny Depp演技不用质疑,他在情感表达上将“复仇”的表现掩盖其他的情绪,包括对妻子的爱意。这是为了强化故事主题做出的安排。
Helena Bonham Carter也将Mrs. Lovett演绎得很合宜,一分缠绵、一丝无奈,我完全没看到Mrs. Lovett的残酷,只有看到她沉浸在对Sweeney的爱意中做出的事。对Tobias,我想是关怀和爱所展现的于心不忍吧。

总的来说,这部Musical Film里每一个环节的串联都非常好,而且与主题相互契合。演员的演技、布景的设计、演员的化妆、细节写下的伏笔和言外之意,都让这部得奖作品实至名归。

和之前看《Les Miserables》时一样,也许我们太幸福了,我一直想感受背景主题的那种“痛”和“怒”,却只能浅尝,无法深入体会。而这次我却感受到了音调和旋律 的情绪。Johnny唱功不赖,让我感受到了音调刷过我皮肤时撩起的情绪。话说回来,Sweeney Todd这一角色的安排原本是由Bass-baritone出任的。个人就很喜欢Renee Fleming和Bryn Terfel合唱的 "Not while I'm around" 和 "Pretty women"。

在观看的时候,朋友一直在骂说“无聊”、“又唱”...在一些论坛也看到人们似乎都不是很能接受Musical。这种艺术,我想还没普及吧...

个 人之所以喜欢Musical和Opera,因为音乐和歌曲更能表现和诠释人的情感,也增加了艺术性,不再流于商业。虽说Musical Film的布景、设计等,更能凸显故事主题和可看性,但看纯正的Musical和Opera,观众会咋舌于演员的唱功,深被每一个音调和音调里的情感支配 和触动。那,又是另一种体验了。

对于这部电影,我想,我准备看第N次了。

附:Sweeney Todd: the demon barber of fleet street的词本(Libretto)

后记:一切评述,均属个人主观感觉,若有批判欢迎指教。